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勇救同袍與赴美接艦

         放大字型圖示 放小字型圖示 列印圖示
李一良口述/沈明德撰稿

   我是李一良,現年八十七歲,江蘇省吳縣人,十六歲跟隨胞兄來臺灣,加入海軍。士校畢業後派至中建軍艦,隨即投入東山島戰役,戰後赴美接艦,回國後陸續參加一江山保衛戰,又逢大陳島撤退,接著加入爆破隊,並在一軍區退役。退役後在中油服務,屆齡退休。
  民國四十二年七月期間,金門防衛司令胡璉上將率領一萬多名國軍,對東山島發動突擊作戰。當年我服役的中建軍艦,奉命與十餘艘戰車登陸艦搭載陸軍官兵前往該島增援,經過三天的激戰,我軍轉進登陸區準備登艦撤退。
  與此同時,解放軍占據四一○高地不斷襲擊,造成友軍撤離困難,致其抵達海灘時潮汐已退,艦艇大門跳板已距離沙灘數公尺遠,復因砲火密集,情急之下爭相推擠踐踏者眾,多人掉落水中。當時,我的戰鬥部位在艦艏,艦上官兵見狀無不焦慮萬分,有人即大喊:「李一良,快下水去救。」我毫不猶豫跑下船艙,脫去上衣跳水救人,把他們推向跳板,或推向沙灘。
  正當我精疲力竭之際,友軍復對我呼喊:「水中還有人啊!」我即游向溺水者,並拉起其衣領;當時有一艘登陸艇經過,我請求支援但未成功。無助之下,我獨力將溺水者拉到岸邊,再由艦上弟兄抬上船,不久本艦順利脫離戰區。嗣後,因為這次戰功,我榮獲國防部頒奬表揚,並得以獲選赴美接艦。
  海軍派遣約四百餘人赴美,我們在高雄十號碼頭登上油彈運補艦峨嵋軍艦,抵達日本後,再登上美國交通運輸艦,跟著密蘇里號軍艦所率領的戰鬥群,駛抵美國西岸的聖地牙哥海軍基地,再搭乘軍機飛抵東岸的諾佛克海軍基地。我們在該地約三個月,軍官及士官兵分別接受教育訓練及生活管理,並按帆纜、砲械、雷達、電信、輪機、電機等專長,區分基礎訓練及專長訓練。美軍將我們編成若干小組,並挑選精通英文者擔任翻譯,由於我在士校打好了英文基礎,加上我在中建軍艦服役時,艦上曾出國接艦的航海官平常即教導官兵英文,故我被選為翻譯員協助教官。
  靜態課程結束後,美軍將兩艘已經解封並完成整備的驅逐艦交給我們,經過簡單的交接儀式,二艦即出海實施各項操演,包括船舶駕駛、實彈射擊、損害管制及救火訓練等,訓練後回到雀爾斯頓海軍基地整補,又出海訓練,再回到諾佛克海軍基地整補,即啟程回國。
  二艦經由大西洋的巴拿馬運河進入太平洋,先駛抵夏威夷整補,再駛抵關島整補,在巴拿馬及夏威夷停留期間並宣慰僑胞,最後返回臺灣。整個接艦過程超過半年,兩艘軍艦成軍後分別命名為洛陽軍艦及漢陽軍艦。
  當年我冒險救人的艱危,現在回想起來,仍是心有餘悸,沒有經歷戰爭的人,無法想像屍浮江海的殘酷。在分享人生麥穗之餘,希望國人團結守護這個幸福安樂的家園。
  【作者速寫】沈明德,政校七十四年班,海院八十六年班,國管院法研所九十五年班,曾任海軍艦隊政戰主任等職,目前在高雄巿榮服處擔任社區服務組長。
 
(點閱次數:775)